載入中...
長春社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28.05.2022
「完美身後事」工作坊
由學生時期的學習計劃,至踏出社會後的工作方向,以至組織家庭,人一生中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生涯規劃,但你有否想過提早為自己的身後事作出規劃?
「死亡」這一主題一向在華人社會中被忌諱,自然在日常生活中亦甚少談及,但其實預早與家人商量好如何處理個人物品,或告訴他們有關身後事安排的個人意願,都有助家屬早日遠離傷痛,亦可使物品得以妥善重用,福澤後代。
長春社將於5月至6月份舉辦兩場完美身後事工作坊,由導師帶領參加者為自己設計身後事及學習斷捨離,並分享遺物整理經驗。
完美身後事工作坊#1
葬禮設計 及 斷捨離實踐法
日期:
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
時間:
2:30pm – 4:30pm
對象:
60歲或以上人士優先(歡迎家人陪同參與)
內容:
1) 如何設計個人喪禮2) 學習斷捨離技巧完成工作坊#1後,參加者可根據導師的建議自行在家嘗試進行斷捨離,拍下執拾物品的前後相片或作簡單記錄,並於工作坊#2分享。
導師:
陳培興先生 殯葬禮儀師 | HOBBYHK 共同創辦人暨生死教育工作者
阿橙 雜物諮詢師 | 執屋創辦人 | 香港專業整理收納協會(HAPO) 創會會長
形式:
網上Webex(建議預先下載相關應用程式;不便下載的話也可透過瀏覽器加入活動)
人數:
60人(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費用:
全免
完美身後事工作坊#2
斷捨離體驗分享 及 遺物整理師分享
日期:
2022年6月26日(星期日)
時間:
2:30pm – 4:30pm
對象:
60歲或以上人士優先(歡迎家人陪同參與)
內容:
1) 參加者分享斷捨離的體驗及成果(自願性質)2) 遺物整理師的工作分享
形式:
網上Webex(建議預先下載相關應用程式;不便下載的話也可透過瀏覽器加入活動)
人數:
60人(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費用:
全免
兩場工作坊互有關連,為獲得完整的體驗,本社鼓勵參加者一併參與兩場活動。同時報名參與兩場活動的參加者亦將獲優先考慮。截止報名日期:2022年5月20日 (五)
若成功報名,將於10個工作天內收到確認通知(電郵/電話)。
查詢:2728 6781 / 2272 0310 項目組楊小姐
報名
贊助機構:
主辦機構:
詳情

28.05.2022
綠遊香港
長春社與港燈自2005年起攜手推出「綠遊香港」計劃,共同開發了11條位於香港島及南丫島的生態文物徑,並培訓了近二百位義務生態導賞員。計劃旨在透過籌辦公眾導賞團進行環保教育,加強市民的環保意識,同時推動本港的可持續發展。
計劃自實施以來,成功開拓了11條生態文物徑(其中6條位於港島,5條位於南丫島),由義務生態導賞員定期帶領市民認識香港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歷史,並在沿途設置教育資訊牌。計劃還包括一系列優化環境的活動,如護林及清除薇甘菊等。 讓我們一起綠遊香港,自然起行!
最新消息
「綠遊香港」線上遊經已開始接收報名 詳情
想了解更多關於這條路線的特色,大家可瀏覽本網頁的路線詳情、「綠遊香港」Facebook 專頁或登入港燈的YouTube頻道觀賞東區線的景點短片,細味北角區的點滴。
更多活動消息及影片,請Like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專頁!
「綠遊香港」線上遊
「綠遊香港」2022年線上遊系列,將繼續由生態導賞員帶大家遊歷不同生態文物徑,當中路線包括龍虎山郊野公園、大潭郊野公園、灣仔、南丫島,以及去年全新推出的北角路線。線上遊節目豐富,每次均會邀請不同嘉賓作專題分享,更設有獎遊戲環節,大家萬勿錯過! 對象:公眾語言:廣東話費用:免費活動形式:Zoom直播時間:上午11時至中午12時 活動日期及路線:日期:2022年5月28日(星期六)路線:灣仔線「匯聚下環」 日期:2022年7月23日(星期六)路線:南丫島線精華遊 日期:2022年9月24日(星期六)路線:大潭線「水塘物語」 日期: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路線:東區線「光影城東」
生態文物導賞團
路線:香港島 (灣仔線、西區線、香港仔線、龍虎山線、大潭線) 及 南丫島線 (1-5號路線)
時間:2 - 4小時(視乎路線而定)
參加者年齡限制:5 - 70歲。年齡介乎71至75歲而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及行動自如人士,如有興趣參加,主辦機構會酌情處理個別申請。
香港島 及 南丫島(1 - 4號路線) 舉行日期:每年1至5月及10至12月 (6月至9月休團)
南丫島5 號線 舉行日期:每年5月至8月
公眾團詳情如下:
學校╱非牟利團體╱公眾自組團詳情如下:
舉行日期:稍後推出,敬請留意
費用:每位港幣40元正(不包括交通費)
開始接受報名:約活動前一個月
開始接受報名:約活動前一個月
(按此登記,於活動接受報名時將收到電郵通知。)
舉行日期:自行選定 香港島及南丫島1 - 4 號線:1至5月及10至12月 南丫島 5 號線:5至8月
費用: ♦ 學校╱非牟利團體:獲港燈資助豁免收費, 每間學校每年最多可報2團 ♦ 自組團:每團港幣500元正(不包括交通費)
人數: ♦ 最少5位參加者
香港島路線詳情
下載路線地圖(不包括灣仔線、西區線及東區線)
南丫島線路線詳情
下載路線地圖
詳情

29.04.2022
《米田上河圖》:城・鄉の平行與交錯〖社區巡迴展覽〗
《米田上河圖》:城・鄉の平行與交錯〖社區巡迴展覽〗
城與鄉,平行有時,交錯有時。
當人們在城中的石屎地上奔波思慮,無意識地吞吃一碗又一碗白飯時,誰能想像在不遠處的農田裡,有水稻專心致志地進行光合作用,一天一天壯大;難以察看的蛙鳥蟲魚徑自走過一巡生死興衰的旅程,牠們到來繁衍,又已遠走。
一年如此。
米田就這樣靜默地旁觀著農人的朝朝暮暮、遊客的來來去去、萬物的生生不息。
當人們終於想起土地時,她已披上一身金黃襯衣,招待願意到來的生靈。他們和牠們有些得到飽足,有些得到幹勁,有些得到撫慰。
農社將過去在土地上見證著的美好交集,製成一幅《米田上河圖》,舒捲開米田一年的光㬌,讓你自由地搜尋土地的答案。
《米田上河圖》社區巡迴展覽第三站:鬧市轉角的本土滋味
一日三餐,低頭猛吃之時,有誰想過自己放進口中的是什麼?盤中的食物到底從何而來?它在烹煮之前是什麼模樣?只花30分鐘倒入胃中的食物,要花多少時間去烹煮?又要花多少時間去種植?
這次我們把《米田上河圖》帶到尖沙咀鬧市展覽,並聯合THE DOOOR及幾位民間手藝師策劃了一系列與稻田產品相關的工作坊,發揮了我們最大的創意去挑起你的胃口,引起你動手創作的念頭,在鬧市難得閒靜的一角,坐下來好好聽聽本地種植及鄉郊保育的故事。
重點推介:《米田上河圖》、小小米田地境、「自己種米」記憶裝置
協作藝術家:MEIHO@meiholai、Chung Yun Tak@KarmilleArt、lamtsz、Candice chan@candicechannn_
展覽地點:尖沙咀YMCA of HK, THE DOOOR
展覽時段:29/4 - 30/6 逢二至五10:00 - 19:00;周六10:00-18:00
注:THE DOOOR arts space為公眾娛樂場所,在現行法例要求下,訪客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進入,及根據「疫苗通行證」要求,出示疫苗接種紀錄或相關豁免證明書以供檢查。
《米田上河圖》展覽X系列工作坊詳情:
1/【禾草手作】母親節稻草花環
利用花餘、河上鄉本地禾草及港青東涌綠機田的香草,跟 Nao Florist 花藝師 Michelle 一起學習製作100%本地走塑香草花環!再用植物提煉而成的天然墨水,學習簡單英文書法技巧寫上祝福語,在母親節為至親送上溫暖。
日期:1/5(日)
時間:14:30-17:30
地點:尖沙咀YMCA of HK, THE DOOOR
收費:$460/位(包含禾草花環一個、天然植物墨水及儲水水彩筆一枝)
導師:Nao Florist
《另類生態米食譜 (一)及(二)》
在大眾心目中,米一直都是配角。但在今次展覽中,米是主角。米食除了煲飯、煲粥、捏飯團外,還可以有什麼變化?
是次工作坊導師將會打破傳統,介紹不同塱原生態米(糙米)食譜。另外我們更邀請了插畫師為是次計劃推出的美食繪製食譜,於展覽場地及社區小店免費派發,歡迎帶一份回家,按圖「自煮」。
插畫師:Candice Chan
2/ 【另類生態米食譜一:味道的回憶】芝麻糙米脆片 及 本地蕃茄香草醬
*適合親子參與
導師會利用塱原生態米及美孚有機農墟的時令蔬菜去製作老少咸宜的健康小食,並指導參加者透過製作小咭,分享自己的味道。
內容:
介紹可以製作醬料之本地食材
用塱原生態米及蔬果製作脆片及醬料
一起繪製本地蔬果咭,分享「味道的回憶」
日期:9/5 (一)佛誕翌日
時間:14:30 - 17:00
地點:尖沙咀YMCA of HK, THE DOOOR
價錢:$300 /一對親子(一成人及一4-10歲小朋友)或個人
3/ 【另類生態米食譜二:跟生活的一種對話】雲尼拿糙米布甸 及 伴碟裝飾教學
Fine dining 譯作「精緻餐飲」,無論在食材和裝飾都一絲不苟。當中「不時不食」及「在地化」的堅持亦是人類飲食和大自生態共融的表現。工作坊由現職米芝蓮法國fine dining餐廳廚師主持,打破糙米傳統形象,利用本土農作物去製作屬於香港的味道。
內容:
學習製作雲尼拿蛋奶醬,混合糙米做成布甸
示範法式精緻餐飲伴碟裝飾方法,同學可即場利用本地食材試做
「fine dining - 跟生活的一種對話」 - 導師會跟學員分享精緻餐飲飲食跟節氣、地方文化及社會責任的關係
日期:10/6 (五)
時間:19:00 - 21:30
地點:尖沙咀YMCA of HK, THE DOOOR
價錢:$300 /人
4/【米糠手作】 傳統糯米糊藍型染(兩場)
*適合親子參與
當還未有發明化學印花技術時,究竟人們如何製作印花布?15世紀開始,日本人使用米糠及糯米製作型染糊,再配合天然染料,創作出不同技法,例如紅型染、友禪染等等。參加者可以利用由本地米糠製作的型染糊,透過天然藍染把本地花葉圖案印在飾品上。
內容:
導師會簡單介紹日本傳統型染糊做法及用途
用本地葉材做型版
學習天然藍染染色
日期:21/5(六)、11/6(六)
時間:14:30 - 17:00
地點:尖沙咀YMCA of HK, THE DOOOR
價錢:$300 /一對親子(一成人及一4-10歲小朋友)或個人(包含25x30cm 純棉手抽布袋一個,另可於當天加錢轉其他飾品如枱墊及中型布袋)
5/【走進農田】水田動物派對 X 飯糰雀雀製作
*只限親子參與
水田動物將於河上鄉米田舉行派對。我們邀請小朋友化身成為彩鷸BB,協助農夫種米,與牛背鷺、水牛、禾花雀一起解決困難,運用大家的想像力、創造力、自主學習能力參與在這場互動劇場其中。
農夫還準備了塱原生態米,與大家動手捏造可愛飯糰,坐在米田旁邊品嚐本土米飯的風味,讓大家在視聽嗅味觸中認識本地農業及河上鄉的保育工作!
內容:
米田中的「水田動物派對」互動劇場
介紹本地常見雀鳥
用植物染為飯糰染色,捏造可愛飯糰
日期:18/6(六)
時間:10:30 - 13:30
地點:上水河上鄉米田
價錢:$350 /一對親子(一成人及一3-7歲小朋友)
------------------------------
報名:https://forms.gle/2fj4BZsAcFH2zcpc7
截止:額滿即止
查詢:2272 0377 (林小姐)
------------------------------
計劃:塱原河上鄉自然保育管理計劃
資助:鄉郊保育資助計劃 及 鄉郊保育辦公室
主辦:長春社、香港觀鳥會、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YMCA of HK
聯合策展及場地支持:THE DOOOR
詳情

31.03.2022
「百樣養田人」計劃
我們在河上鄉米田復耕的規模相比世界糧倉的生產根本不值一提,但我們深信微——絕非不足道。
每年出產為數不多的生態米,至少為香港人提供一個食用本地米的選擇。所謂「一種米養百樣人」,精神在於每個人都享有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當我們被放置在這個位置,眼前的任務就是按時種植水稻,不論面對的是何種天氣變化或社會景況。我們致力生產大米之餘,亦保育冬季遷移而來的禾花雀、伴乾淨水源而生的兩棲類,以及年復年地將本地米種承傳下去。
我們的任務明確——7月的黃金米田!
微.非不足道,要復興香港農業必然是由每個個人行動開始。
誠意邀請大家成為春夏種植季的養田人,支持河上鄉的水稻復耕及生境管理工作。
成為養田人,你在支持的是
- 支持水稻復耕,創造本地米的銷售市場
- 肯定農田的生態價值,實現農業與生態保育的可持續發展
- 預先認購塱原生態米,消除我們對農產品滯銷的憂慮
- 分擔農人耕作的風險,讓我們有穩定的收入
養田人的回饋:
- 於4-7月期間收取電子《米報》,以掌握稻米的生長情況、肥料用量、農田的故事:哪隻鳥來偷吃米穀?哪隻蛙躲在濕泥中?颱風來了、暴雨來了,稻穗倒下了嗎?
- 獲當季出產的(即7月收割的)塱原生態米;及
- 以95折優惠訂購額外塱原生態米。
支持計劃:
一)HKD500 預購4公斤塱原生態米(糙米)
二)HKD300 預購2公斤塱原生態米(糙米)
報名在此:https://forms.gle/6zQRN13HYcwrVGun9
報名截止:2022年3月31日 (四)
了解更多「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
#塱原生態米 #本地米 #水稻復育 #河上鄉 #香港種植 #生態種植 #生態友善農耕 #禾花雀 #水鳥 #虎紋蛙 #青蛙 #濕地 #保育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