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入中...
長春社 The Conservancy Association

16.04.2025
「植」得一遊心靈花園
復活假去邊度HEA下好? 想近近哋躺平一下,腦袋放空,回下氣,18同19日南昌地鐵站D1出口,賽馬會‧ 長春社-綠滿林廊 準備左個心靈花園 ,部份活動等你自己招呼自己,FREE RIDE 一下身心靈chill 放鬆感官之旅......「植」得一遊 心靈花園活動s1) 花·石 步禪自助身心靈清空練習18 & 19 APR 11:00 - 17:002)花月佳期傳統與環保婚禮點搞好? 18 & 19 APR 11:00-17:00*嚟緊 《三書六禮 ·你咁嫁我咁娶》招募 TOUR3)花藝文創坊DIY 手作 解憂小物 花語隨緣 自由參與 自由定價18-19 APR 11:00-17:004) 木棉仔與UNCLE YUNG親子劇場18APR 11:00-12:00 & 12:15 – 13:13*同場加環保木棉掛飾工作坊5) 香港大學環境管理學生 二手眼鏡義賣 &鏡片畫工作坊18 APR 10:00-18:00 義賣支持長春社環境保育工作6)一花一世界-學習腐化植物 已身故盆栽泥土環保處理及第二生命竅門-探討斷捨離安排-體驗化作春泥更護花工作坊 (*有機會優先參與共建社區園圃計劃)生死教育 遺愛藍星19 APR 11:00-12:00
7) 「植」得其樂-從植林規劃 植物特性,生態生境角色等領悟生命智慧及規劃-種植貼士竅門-趣談植物奇難雜症案例研究19 APR 15:00-16:00*4,6及7須預先登記報名 , 請參考內文QRCODE報名,或點此報名。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EFB1AMHo1O1QWsQAzNlWUpzNjAza3Sb_ko2_bqgBT0OvR3g/viewform
特別鳴謝: 以上部份活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你都想嚟體驗或支持一下?想第一時間收到環保工作坊資訊?Follow我哋IG 或Facebook專頁@cahk1968 啦!**捐款港幣100元或以上可獲發免稅收據#復活節#文創工作坊#環保親子#身心靈健康#感官之旅
詳情

27.04.2025
綠遊香港
長春社與港燈自2005年起攜手推出「綠遊香港」計劃,共同開發了11條位於香港島及南丫島的生態文物徑,並培訓了近二百位義務生態導賞員。計劃旨在透過籌辦公眾導賞團進行環保教育,加強市民的環保意識,同時推動本港的可持續發展。
計劃自實施以來,成功開拓了11條生態文物徑(其中6條位於港島,5條位於南丫島),由義務生態導賞員定期帶領市民認識香港豐富的自然資源及歷史,並在沿途設置教育資訊牌。計劃還包括一系列優化環境的活動,如護林及清除薇甘菊等。 讓我們一起綠遊香港,自然起行!
詳情

30.03.2025
【米會招募|2025 春夏】
「禾‧花‧雀‧生態農社」於上水河上鄉的淡水濕地上,致力以生態友善的耕作方式復育水稻。
會員既可獲得自己親手種植的生態米作回報,亦可參與跟農田生態相關的考察活動,深入感受農田的活潑氣息,經歷每一個在地生產的過程,把生活與久違了的土地和大自然重新連繫。
廣闊的農田吸引了無數野生雀鳥和兩棲類動物在此棲息、覓食、繁衍,生態的平衡與農耕活動互相緊扣。我們與當地農夫合作,以生態友善的耕作方式管理水稻田。我們一面向農夫學習水稻的傳統耕種方式,一面組織城市人落田親身種植,參與插秧和收割等農務,以「社區支持農業」的方式,支援水稻的種植、加工生產、銷售等工作。
歡迎加入,我哋米田見!
詳情

01.11.2024
賽馬會惜樹靈人生態藝術節 《生態藝術節—樹木。藝術。人生。 共創。》
你聽過樹木的脈搏聲嗎?
又或者想用全身感官與大自然協奏對話?
11月9及10日,等你來體驗「聽樹•藝回」多重感官的即興表演!形、聲、色、畫四大皆全!
在藝術生態體驗中...
觀眾可以欣賞藝術家以樹木為靈感的即興舞蹈、音樂和繪畫,隨後大家加入,齊齊跳舞、玩玩敲擊樂、油油畫畫,最後融合成一場前所未有的藝術生態創作!
無論你是藝術愛好者,還是喜好親近大自然的都市人,都歡迎你來,沉浸在藝術和生態的魔力中!
詳情
關注的議題
閱讀更多提供的服務
閱讀更多環保時事
長春社對「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的建議
長春社對「農業優先區」顧問研究的建議(摘要)
全文
原則上同意利用「農業優先區」,確定「農業優先」、「農地農用」的指導方向
「農業優先區」下的「政策聲明」屬行政性質,不涉及城規等法例的修訂,故有必要密切監察落實情況,如安排未能阻止「農業優先區」被開發的風險,日後應作出調整
為「農業優先區」內的農戶提供基建配套的整體規劃,加強對區內現有及新入行的農戶的技術支援。為避免日後在「農業優先區」內進行改善工程時對農地表土、水質等造成影響,應持續與環保團體、農民緊密溝通
樂見建議的「農業優先區」已包括了不少傳統農區,區內部分已平整或已荒置多時的農地日後如需重新開荒,政府需提供協助
建議擴大「農業優先區」面積,包括打鼓嶺/坪輋連同附近文錦渡地區、丙崗村以南一帶、馬草壟信義新村以南、川龍現時劃作「農業」用途的土地、梅窩白銀鄉東及南面等
規管日後「農業優先區」內優先鼓勵的「農業用途」,「農業優先區」內的農業模式,應同時兼顧保育土壤的目標,一些不需大多依賴土壤質素的農業模式,應盡量維持在已平整、土壤質素較差的農地;休閒農場應有適度規管,確保區內休閒農場除了推動康樂,亦能兼顧農耕活動
強烈建議漁護署應該為非「農業優先區」的土地把關,按現時城規制度的安排下,維持評估對各規劃申請對農業的影響,並反對任何影響長遠農地保護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申請
推動都市農業可參考塱原自然公園模式,把當地活躍農業活動保留,同時注入生態保育、休憩空間、綠化等元素
加強對「農業優先區」內農地的保護,如優先處理位處「農業優先區」內違例發展、對被破壞的農地恢復原狀亦應有更嚴謹要求
詳情